家谱文化研究:乾隆干预民间修谱有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家谱文化研究:乾隆干预民间修谱有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原创/百家有谱
237 3957 人 | 2022-09-08

1、乾隆谱禁事件

乾隆皇帝在影视剧中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好的,文治武功,自封十全老人。但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无比开明的帝王,在位期间两次干预民间修谱,后世也给他的插手命名为“乾隆谱禁”。乾隆自然是指乾隆皇帝,谱就是指家谱,那么禁是指什么呢?禁就是指禁忌。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乾隆皇帝给民间修谱定了一些禁忌的规则,不允许民间百姓修谱时冒犯。那么这些禁忌的规则都有哪些呢?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禁止的呢?
乾隆谱禁事件开始于乾隆二十九年。当时民间已经兴起了修谱风潮,且似乎是为了抬高门第,多数家族修谱都存在随意攀附同姓名人的现象,并且一些同姓的小家族也合族建祠。江西巡抚辅德发现这些修谱现象后,就上奏乾隆皇帝,并主动请缨调查这些问题。乾隆皇帝马上重视了起来,不仅让辅德查,还让全国所有巡抚都一起调查。随后,多数家族都被警告修改家谱中的内容,一些僭越的内容要么删掉,要么改掉。一开始删改的内容还不多,但随着乾隆再度插手后,查禁力度和范围再度提升。查禁的范围已经不止于家谱,还包括地方志和谱牒;查禁的力度之大,有的是闹到一些宗族家破人亡,比如福建胡学成兄弟刊修家谱案。

2、乾隆谱禁的深层原因

别人修家谱,关你什么事呢?哪怕别人攀附同姓名人又或者是小家族合族建祠,又关你什么事呢?很多人都觉得乾隆是多管闲事,见不得别人吹牛。但事实上,乾隆干预民间修谱,为此不惜闹得一些宗族家破人亡,也是有深层原因和考虑在内的,而一位帝王考虑这些的根源,还是在于维护统治和强化统治。
从设立南书房和军机处开始,清朝的君主集权制已经逐步走向巅峰。再也没有像多尔衮、鳌拜、年羹尧这种让皇帝都吃瘪的权臣了,哪怕是权势滔天、朝堂羽翼遍布的和珅,在失去了乾隆皇帝的庇护后,都被嘉庆帝轻轻掀翻,可见清朝的皇权已经对臣权形成了完美压制力。朝堂上已经不存在威胁皇权以及动摇皇权的可能性,而剩下可能存在动摇统治和威胁皇权的,就是地方宗族势力。在这里我们再次审视一下家谱的作用,从元朝开始,家谱的重心已经变成了“收族”,强调族人团结,当地方宗族足够团结的时候,就能够让皇权难以下乡。
一个家族在修谱的时候攀附同姓名人,甚至是将刘邦、李渊、赵匡胤、杨坚等帝王追认为先祖,那么这个家族就很容易藐视皇权。毕竟说白了,我祖上也是皇帝,你也是皇帝,我见面了给你行礼是因为你是天下共主的身份,而不是你比我出生有多高贵。至于小家族的合族建祠的做法,就相当于报团取暖了,两个几百人的小家族合族,那么族人里面有犯事的,只要家族有意隐瞒,那么当地官员也奈何不了。甚至逼急了当地宗族,他们完全可以架空当地官员。所以地方宗族势力虽然零零散散不存在抱团的现象,但已经威胁到统治了,乾隆皇帝自然从修谱入手,打压、分散和瓦解宗族势力。

3、乾隆谱禁的影响

由于清朝的君主集权制已经达到巅峰,朝堂上的汉人官员没法像宋明两朝一样给皇帝施压,而军权又牢牢掌控在旗人将领手中,所以地方宗族势力面对皇权干预修谱的做法,也只能徒呼奈何,只能乖乖配合。在谱禁政策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宗族若主动配合审查,积极重修,或许能逃过一劫,息事宁人。那么乾隆谱禁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呢?直接影响是地方宗族势力一蹶不振,直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趁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才通过地方团练和洋务运动重振地方宗族势力,且变成清朝后期维护统治的重要支柱;间接影响是文字狱盛行,除了家谱、谱牒、地方志之外,还有大量书籍都遭到破坏,许多文学资料如今都无从考究,令人惋惜。
但乾隆谱禁在家谱历史上还算是有正面影响和意义的。因为家谱作为家族的生命史,天涯游子们落叶归根的依据,自然不该弄虚作假,攀附先贤。所以乾隆谱禁,也是让多数家族老老实实修谱,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时代资料和寻根依据。
不过同一时期里,西方文艺复兴都好几百年了,清朝还大兴文字狱搞谱禁,思想的禁锢也导致科技的落后,只能说乾隆强化自己一朝的统治,却坑惨了子孙后代吧。对此,你们有何看法呢?
237

相关评论

发表

评论列表

查看全部
电话咨询 电话
回到顶部 顶部
立即咨询

百家有谱客服

19277678896 19277678896 点击拨打 电话咨询

扫码微信咨询更方便

回到顶部
百家有谱软件下载 PC客户端下载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

+86
  • 中国大陆+86
  • 中国香港+852
  • 中国澳门+853
  • 中国台湾+886
  • 新加坡+65
  • 马来西亚+60
  • 泰国+66
  • 菲律宾+63
  • 印度尼西亚+62
  • 缅甸+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