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谱图法”引导了一个谱学新时代的潮流,那创立者究竟是谁呢?

“五世谱图法”引导了一个谱学新时代的潮流,那创立者究竟是谁呢?
原创/百家有谱
4130 11455 人 | 2020-07-13

中国家谱的谱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由先秦以前谱无定式,到司马迁首创的简单图列式,再到班固的四世一转式,再到南北朝时期的图传分列式,一步一步走向完善,但缺乏能使谱图成为定式的理论依据,直到唐末,家谱仍然处于谱无定式的状况。北宋仁宗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儒学大家欧阳修将儒家学说中的“五服之情,九族之亲”的传统伦理道德引入谱学,成为指导编修家谱的理论依据,在总结前人修谱法则的基础上,同北宋儒学大家苏洵一道创立了“五世图式”的家谱体例。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家谱体例至此有了定式。由于谱学贯穿的儒家学说思想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适应了宋初儒学复兴思潮,“五世谱图法”受到普遍欢迎,被百家修谱所采用。

 

欧阳修式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年)在编撰《欧阳氏谱图》中创立的:“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此法,记录人的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图式进行表述。”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至现存者为止:先人小传叙源主名讳,字号,配偶,仕官,特行,葬地,封赠,享年等。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家谱五世图

 

苏洵式

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备支谱为‘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

欧阳修和苏洵创立的五世图式小宗谱法:即欧阳修“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到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苏洵在其“凡嫡于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为后世修谱提供了范例。

苏洵式家谱格式又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天系。

家谱五世图

欧阳修和苏洵是“唐宋八大家”的著名学者,二人文集流传甚广,其编修的族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式谱法与苏式谱法比较,欧式同苏式一样,都是图式谱,虽然都没有标示一至五世的世次,但父子关系仍然清清楚楚,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有三处:一是世系垂直竖列一至六世,第六世即为第二图中的第一人,表明上下两图父子的承接关系,已经隐隐是后世第二图从六世起图式的萌芽。

二是将欧式的世转移到图谱中人名之下,世系与世传合二为一,比欧式更加简洁清楚,克服了翻检之难。如第一世苏釿,人名下即注小传:“不仕。娶黄氏。享年若干,七月二十六日卒。”再如第二世苏祜,人名下小传:“不仕。娶李氏。享年五十四,七月三十日卒。”这一点是苏式的最大特点,也是苏式区别于欧式的主要标志:欧式是“图传同谱”,即世系与世传在同一谱中而不在同一表中;苏式式“图传同表”,即世系和世传在同一世系表中。

三是为了区别嫡子和庶子,苏式将嫡子竖列于其父名下,将庶子低嫡子一个字并列于左旁,这样就形成一种嫡子领头,庶子像大雁飞行时斜随的“五世一转,旁行斜上”的家谱格式,后人称之为苏谱“雁行式”。不过这种格式视觉有些混乱,排版有些麻烦,早已失传。由于苏式是在欧式基础上的改进,直观、简洁,所以在以后的各家修谱中被广泛采用,现在我们见到的“五世谱图”,大多都是这种“图传同表”的谱式。

家谱五世图

欧式谱法和苏式谱法虽然各有特色,但他们的主要格式都是五世为图、五世一转,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后来人们将五世谱法合称为欧苏谱法。


相关文章

战乱之后异族统治时代的元代家谱,具有怎样的过渡特点?

4130

相关评论

发表

评论列表

查看全部
电话咨询 电话
回到顶部 顶部
立即咨询

百家有谱客服

19277678896 19277678896 点击拨打 电话咨询

扫码微信咨询更方便

回到顶部
百家有谱软件下载 PC客户端下载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

{{ areaCode }}
  • {{ item.label }}{{ item.value }}
{{ 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