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封后武则天,是家谱维护门第失败的转折事件

唐高宗封后武则天,是家谱维护门第失败的转折事件
原创/百家有谱
128 4927 人 | 2022-08-23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正式下诏,将王皇后以及萧淑妃废为庶人。不久后,武昭仪令人杀害两位后妃,并且将其族人流放岭南。与其同时,唐高宗李治顶住了朝政压力,将武昭仪册封为后,至此,一代女皇武则天即将登场,而历史上也把这一事件称为“废王立武”。    
但是很多影视剧里,都把这个意义重大的事件解释为常见的宫斗,认为是王皇后、萧淑妃、武昭仪为了争宠而产生的较量,但事实上,这件事不仅是宫斗,还是一场激烈的朝政较量,也是士族与庶族、家谱维护门第、皇权与臣权的斗争。在这里,我们先来谈谈唐朝初年的家谱文化。
   
1、家谱,是名门望族维护门第的重要武器。
中国家谱文化的发展有几段重要历史,让家谱的地位起起伏伏,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家谱只是记载家族历史、先人传记的工具。在魏晋南北朝确定了九品中正制之后,家谱就成为了名门望族维护门第的重要武器,也开启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
   
在隋朝建立举行科举制度后,终于给寒门学子一条上升的仕途渠道,但官场上仍然更加看重出身,不是名门望族出身的草根官员与庶族官员,都会遭到歧视。那时候当官就真的是看背景而轻才能,只要你是名门望族出身,那就能够得到同僚的尊重和认可,就算是皇帝和上司也要高看你几分。在这一时期,为了避免有人冒充名门望族的族人,家谱就成为了有利武器,可以查出谁是真族人,谁是冒充的,而冒充者往往会受到重罚。可以说,家谱可以有效保证士族在官场仕途上的垄断权。
   
2、李唐皇室与名门望族的矛盾。
在李唐王朝建立后,为了快速统一和稳定统治,李唐王朝与名门望族展开了联姻。最典型的莫过于太子李建成迎娶荥阳郑氏嫡女为正妻,荥阳郑氏为五姓七望之一,属于顶级士族。
但“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子嗣全灭,妻女被李世民软禁在后宫。李世民打破了传统继承制度,引发五姓七望等名门望族的不满,不过唐太祖李渊和平交权,给到李世民继位的法统依据,所以五姓七望并没有起兵造反,但是对李世民感观并不好,这也导致李世民要嫁女给清河崔氏,以此和五姓七望建立姻亲关系,但清河崔氏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拒绝。
   
五姓七望之一的荥阳郑氏能嫁女给李建成,就说明五姓七望最初是愿意与皇室联姻的,现在拒绝李世民,很明显是对人不对事,看不起李世民“弑兄逼父”有违伦常的行为。
得不到就毁灭吧!李世民见无法与五姓七望联姻,得到五姓七望的支持,便直接与这些名门望族决裂,开始打击名门望族的“江湖地位”,首先在贞观十二年推出《氏族志》,《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
但《氏族志》确实警告了名门望族,所以五姓七望等名门望族做出让步,比如太原王氏与李世民联姻,将嫡女嫁给了李治。不久后,李世民册封李治为太子,王氏为太子妃,在李治继位后,王氏便成了皇后。
   
3、唐高宗封后武则天的背后斗争。
李治和王皇后的感情如何呢?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但是有一个侧面的事实,可以说明李治和王皇后的感情没那么好,这个事实就是史书记载的“萧淑妃恃宠而骄,目中无人”以及“王皇后无子,萧淑妃得宠连诞三胎”。
按照封建制度而言,正妻地位无可动摇,教训妾室不说玩一样吧,那也是轻而易举。但妾室在府里的地位,是根据受宠程度而定的,能够让王皇后拿她无可奈何,可见李治对萧淑妃的感情明显是要比王皇后好的,另外就是萧淑妃连诞三胎,可见李治的生育能力也没问题,在李治没问题的情况下,王皇后始终无出,不是身子有问题,就是不受宠了。
   
那么王皇后为何不受宠呢?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并非颜值问题。史书记载,王皇后年轻貌美,被同安公主告知李世民,于是就安排给李治,成为晋王妃。但王皇后的性格、态度、出身,让李治很不满。出身于太原王氏,祖上又是西魏重臣,还是关陇贵族,所以王皇后作为嫡女自然在家中受宠,这就养成了王皇后不会讨好人的耿直性格。当然了,作为正妻不会讨好人没关系,会讨好丈夫也可以,但王皇后也不会奉承李治。对比一下同样年轻貌美,且更懂得讨人欢心的萧淑妃,李治会偏爱谁也就正常了。
   
但不受宠,也不至于废后吧?让王皇后被废后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她的态度和出身。王皇后不够尊重李治,最明显的一点是王皇后的母亲和舅舅进宫从不行礼。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说,王皇后也是心疼家人,也不想在家人面前摆规矩,疏远了亲情,可是在封建制度下,君王威仪远胜于家人亲情,李治觉得王皇后的行为有损他的威严,特别是李治刚成为帝王不久,正在和臣权作斗争。
   
皇权与臣权的斗争是封建制度下的常见风景,李治刚继承大统,要面临的便是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勋贵集团。前面提及到的萧淑妃,之所以只是淑妃而不是更高一级贵妃,就在于元老勋贵集团认为“规矩不可废”,萧淑妃不是五姓七望出身的名门望族,只是小家小户,谈何“贵”字?因此李治再宠爱萧淑妃,也只能封为淑妃,而不是贵妃。连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个好听点的头衔都无法做主,那这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李治不愿意束手就擒,所以展开了反击,因此“废王立武”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一个不懂得奉承、有损威仪的王皇后就成为了这场朝政较量的牺牲品。而五姓七望出身的嫡女皇后被废,一个庶族出身且侍奉两帝的妃子被立为皇后,这就是家谱作为维护门第失败的经典事件。
   
4、李治为什么选择武则天?
李治很宠爱萧淑妃,可后来却偏爱武则天,为了武则天废后,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呢?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争宠较量让李治烦不胜烦,一个帝王在处理完朝政大事,与元老勋贵集团斗智斗勇之后,那肯定是身心疲乏的,他想要的是温柔乡,而不是回宫后处理王皇后萧淑妃争宠引起的鸡毛蒜皮小事,相对比之下,武则天更懂得照顾李治,让李治有舒服的休息环境,久而久之,萧淑妃自然也失宠了。
第二个原因是李治需要一个贤内助。李治登基时才21岁,在朝政上只能多依赖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作为国舅爷,同时也是元老勋贵集团的掌门人,权势可谓滔天,在很多问题上,长孙无忌做主了,就不允许李治反对。当大靠山变成了自己执政的拦路石,李治只能想办法搬开他了,但李治能找谁商量呢?在后宫里,李治只能找武则天。
   
武则天早年就凭借着聪慧勇敢,赢得李世民的认可,且机智伴上李治脱离了素食一生的苦日子,最关键的是,武则天出身于庶族,立场更可靠。相反王皇后所在的太原王氏,尽管也是李治的亲戚,却没那么可靠,至于萧淑妃见识短浅只知道争宠,也无法分担压力。
因此温柔懂得照顾人,又有见识、懂得帮忙分析朝政大局、打击政敌的武则天,自然就得到李治的青睐。即便后来武则天赶尽杀绝,将王皇后萧淑妃害死,李治也只能默认,毕竟他需要武则天这个贤内助,帮他压倒臣权。
5、终章。
李治的做法是正确的,有了武则天这个贤内助之后,李治击败了舅舅长孙无忌,执掌朝政大权,在李治在位期间,唐朝先后灭掉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等国,版图也为唐朝巅峰期。而一度垄断仕途的名门望族,则是经历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的连番打击后,势力一度萎靡不振,许多庶族、平民出身的官员都依靠着科举制度得到的功名提拔和晋升。
而当士族无法垄断仕途渠道的时候,家谱作为维护门第的武器自然也就失效,只能渐渐沦为普通家族用来记载家族历史和团结族人的工具了。
 

往期文章: 七成姓氏源自河南?看看当地的四大姓氏,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28

相关评论

发表

评论列表

查看全部
电话咨询 电话
回到顶部 顶部
立即咨询

百家有谱客服

19277678896 19277678896 点击拨打 电话咨询

扫码微信咨询更方便

回到顶部
百家有谱软件下载 PC客户端下载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

{{ areaCode }}
  • {{ item.label }}{{ item.value }}
{{ 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