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谱、宗谱,古代称之为谱牒,今也称作家谱档案。家谱档案资料对于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应该重视家谱档案的修篡、保护和利用。但从目前的状况看,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甚至有很多人会觉得家谱现在已经不重要了,还会觉得没有必要编修家谱,可是,家谱并不是只有记载家中宗亲名字、关系而已,还有家族的原始、当地的习俗、甚至能够补县志和国史中缺失的细节。
就如《沁州志》中,应该对沁州人口的数量以及变迁作一个记载,但是《沁州志》并没有记载进去,而梅沟村的张氏家谱在《前记》中这样记载:“始祖是明朝永乐二年,从四川省绵竹县迁洪洞老槐树底,后迁来沁州”。另外铜提(故县镇)高氏家谱也有这样的记载:“兴公于明万历年间,由平阳府老槐树味迁于铜提大端村也”。这些家谱档案中所记虽不全面系统,但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县志的不足。
就算是正史,有时候也难免会出现错误,因为古时候的正史也是人手记录的,很难做到十全十美的程度,而家谱有时候的记录会比县志记录得更详细且正确,这样一来就可以修正县志里面的错误地方。
很多时候,县志记录的内容比较多且广,以至于很多内容都是被轻轻带过就算了,而当地的家谱,记录的东西相对于县志会详细很多,这个时候,家谱就做了一个补充作用,让被简略的史记更丰富了起来。县志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长流,还有革命时的历史动荡,很多县志记录的信息就会缺失了,而当地保存较好的家谱也可以作一个补齐信息的一个作用。
此外,家谱档案在开展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其它档案所不能代替的。
想要了解更多家谱小知识,就来关注百家有谱吧!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