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和浓厚的宗亲感情对于台湾人民修谱有怎样的影响?

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和浓厚的宗亲感情对于台湾人民修谱有怎样的影响?
原创/百家有谱
4704 11585 人 | 2020-07-13

近50年来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乃至海内外其他华人居住的地方,编修新家谱的热潮由民间自发兴起。编修新家谱是中国历史上修谱的继续与发展、延伸与创新。在这短短几十年里形成的编修新谱的热潮,其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

近五十年来的这股修谱热潮是从中国台湾地区先发展起来的,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绝大多数台湾人民都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他们与他们与大陆居民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对大陆都有着深厚的宗亲感情和念祖情结,往往在自己的聚居地建立祖籍祠堂、庙宇。修谱的优良传统也成台湾人民所拥有的。海峡两岸近五十年来的人为隔离让台湾人民掀起了修谱热潮。

编修家谱

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台南陈仁德就发起并创建了台湾族谱学会,1956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民间收藏的家谱进行普查,著名历史学家戴炎辉教授出面于1977年成立台湾地区“宗亲谱系学会”推动台湾地图族谱的收藏、编修和研究。1978年“宗亲谱系学会”在台北举办“宗亲谱系资料展览”,1982年起到各地巡回展览并举办多次研讨会,1985年《谱系与宗亲组织》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台湾19个世界宗亲会及58个省市宗亲会的情况。

1977年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会在台中成立,举行了族谱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和展览会,至今出版了四十余期《台湾源流》季刊并有大量大量有关族谱和姓氏渊源的论文发表。

1981年台湾《联合报文化基金会》成立了国学文献馆,收集了以族谱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文献资料供学术研究和社会各界查询使用并举办了连续4期族谱研学办传授修谱知识推送了台湾地区谱牒同坐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并于1983年至1996年召开了7次亚洲族谱学术研讨会和出版了7本论文集,有力促进了台湾地区以及亚洲地区族谱编修和研究的开展。达到了发挥典藏族谱功能、传授正确修谱方法、提倡族谱学术研究、唤起市民对历史的追忆、促进族群融合的目的。

1987年面世的《台湾区族谱目录》成为揭示台湾地区族谱收藏情况最完整的目录。

编修家谱

翻阅《台湾区族谱目录》, 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1. 揭示了台湾地区收藏族谱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族谱是记载本家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编修、续修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种数达数以万计的族谱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区族谱目录》揭示台湾地区收藏族谱总数达万种以上(主要在民间), 仅次于上海,在全国各地区中名列前茅,是中国族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地区收藏有如此众多的族谱,充分说明了台湾居民与大陆人民一样,继承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文化传统,而续修族谱这个文化传统也在台湾地区得到了发扬光大。

2. 反映出台湾居民与大陆各省有岩极为密切的血缘关系。《台湾区族谱目录》对各家谱的祖籍所在地进行了精确统计,并以“区域分布索引”列在书末参考。若将祖籍在台湾的这些姓氏进一步追根溯源,则这些姓氏的祖先基本上都在大陆。从《台湾区族谱目录》还可进一步看出,台湾很多姓氏族谱的始祖,如王姓始祖子乔,林姓始祖比干、李姓始祖利贞、吴姓始祖泰伯等,均系大陆有关姓氏族谱同一始祖。以上事实充分说明,台湾居民的祖先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台湾居民与祖国大陆有着极为密切的血缘关系。

编修家谱

3. 绝大多数是近五十年续修或编修的族谱。《台湾区族谱目录》中收录的族谱,不乏明清时代编修的一些珍贵族谱,但就总体而言,绝大多数是最近五十年编修的族谱。近五十年台湾民间确实掀起了一股修家谱的热潮。寸根问祖,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生动表现。尽管由于人为因素,海峡两岸已经分隔了五十年,但广大台湾人民以编修家谱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寻根问祖、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根据什么编修家谱?各个民族的家谱有什么特点?

4704

相关评论

发表

评论列表

查看全部
电话咨询 电话
回到顶部 顶部
立即咨询

百家有谱客服

19277678896 19277678896 点击拨打 电话咨询

扫码微信咨询更方便

回到顶部
百家有谱软件下载 PC客户端下载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

{{ areaCode }}
  • {{ item.label }}{{ item.value }}
{{ 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