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内容简述
第二节 谱名
第三节 性别
第四节 婚姻
第五节 排行
第六节 常用名
第七节 别名
第八节 字、号
第九节 出生日期
第十节 状态
第十一节 简介
第十二节 祖籍、生地
第十三节 现居地
第十四节 学校、学历、专业
第十五节 职务、头衔
第十六节 赞词、备注
第十七节 头像(完)
学历部分可记载古代功名,如监生、廪生、贡生、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状元;现代学历则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继续教育类专科和本科。
毕业学校须填写全称,不得使用简称。例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不得简写为“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不可写作“华师”或“华师大”。若学校已更名,应以毕业证书上所载校名为准。
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建议将学校与学位合并填写,如“中山大学文学学士”。若拥有多个学位,原则上记录最高学位;硕士及以上学历需同时注明所学专业,如“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
无需填写所有就读过的学校,重点记录具有代表性的学历阶段,尤其是最高学历。确保信息真实、准确、规范,便于家谱存档与传承。
如果家庭成员仍在就读,尚未毕业,可填写当前就读的学校全称,并注明“在读”状态,如“XX大学本科在读”;若尚未确定具体专业,可暂填“专业待定”或“未分专业”,或填写所属学院名称(如“文学院”“工学院”)。对于小学、初中等基础教育阶段,若无特殊情况,可不填写专业。系统重点记录已完成或具有代表性的学历信息,正在学习的情况可酌情简要填写,确保信息真实、清晰。
若家庭成员未完成学业或中途辍学,可如实填写其实际就读经历。填写时注明毕业状态,如“肄业”“结业”或“在读”等,并填写就读学校的全称。例如:“XX大学本科肄业”“XX中学初中肄业”。若学历较低或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可填写“小学未毕业”。该信息用于真实反映成员教育经历,无需回避,确保家谱资料客观、完整。
本课系统讲解族员信息的规范填写方法。课程涵盖名字号,生卒寿,葬学衔,职婚育,源徙居等各项内容的填写标准与常见问题解答。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