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姓,古老的姓氏,春秋时有龙子,战国时有魏国将军龙贾,源流古老,涉及上古神话传说。发祥于河南山东间地。
一、出自御龙氏、舜臣纳言龙(纳言为官名),《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
二、出自商代封国。出土文物有商子龙鼎。后或称龙氏。
三、出自周朝封国,以国为氏。出土周朝文物有龙伯戟(伯爵)。后称龙氏。
四、见于传说。上古大人国有龙伯国,见于《列子·汤问》。太皞伏羲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甲骨文记载商有龙侯,《山海经》载“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东“。西汉初在山东设有龙侯国。
商朝有龙母尊、商子龙鼎、子龙觯、商“子龙”铜戈等,周朝有龙伯戟等,清华简《系年》有:“乃归厉王于彻,龙伯和立。“春秋早期有樊夫人龙嬴壶、樊夫人龙嬴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