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氏百科

「朗」氏百科
姓氏
拼音
人口
排名第9999位。
点赞
浏览

手机APP查阅

微信扫码查阅

目录
姓氏起源
姓氏始祖
独孤·朗
源于鲜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古匈奴分支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独孤氏原本姓刘,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曾孙后裔。刘秀之子刘辅被封为沛王,其裔孙刘进伯则官至度辽将军。刘进伯在率部攻打匈奴时失利被俘,由于他是汉朝贵胄,因此匈奴人未杀他,但也不敢放他,便将其单独囚禁于独山之下(今辽宁海城),久之,他便自称为“独山孤人”,简称独孤人。当时匈奴人也以“独孤人”称呼他。后来,他因被困于匈奴而不得归,遂居匈奴,娶妻生子,其后裔逐渐被匈奴同化,最后竟然变成了匈奴贵族。 史籍《新唐书·十一·宰相世系》中记载,“独孤氏出自刘氏。后汉世祖(光武帝刘秀)生沛献王辅,辅生釐王定,定生节王丐,丐生广,洛阳令。生穆,穆生度辽将军进伯,击匈奴,兵败被执,囚之孤山下。生尸利,单于以为谷蠡王,号独孤部。尸利生乌利。二子:去卑、猛。猛生副论。副论生路孤,路孤生眷,眷生罗辰,从后魏孝文帝徙洛阳,为河南人,初以其部为氏。”在刘进伯的后代中,有著名的尸利,史称谷蠡王,他以祖先刘进伯的自称为号,称独孤部。其子孙后代皆以其部落名称为姓氏,称独孤氏。独孤部族人传至第六世孙罗辰时,跟随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弘)迁居于洛阳,遂籍为河南人,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又改独孤氏恢复为刘氏,成为北魏政权八大贵族姓氏之一。不过,仍有部分独孤部族人坚持独孤氏不变,世代相传至今。 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有独孤朗曾为福建观察使,后出任朝廷左司郎中,再以御史中丞晋为户部侍郎。到唐肃宗时期,苛政严厉,公卿诞辰但唯唯署名而已。不久,独孤朗在中唐党争中获罪廷上,被判殛刑。但因有功前朝,不得刀刑,遂与陈希烈、张垍、郭纳等七人被赐于大理寺狱赐自尽。时有白居易《论左降独孤朗等状》之篇史。 在独孤·朗的后裔子孙种,有人为避免祸及家族遂改姓氏,其中就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朗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朗氏正宗。
姓氏名人
全部 作家 官员 诗人 明星
人口分布
姓氏堂号
姓氏字辈
姓氏祠堂
张家宗祠 (多人)
12717
326
公祖聚元 (多人)
131
273
裕丰五公 (多人)
480
191
亚胜公祠 (多人)
277
158
鍾氏总祠 (多人)
2
154
123 (多人)
1
138
雲程公祠 (多人)
39
115
徐氏宗祠 (多人)
55
114
姓氏来源
电话咨询 电话
回到顶部 顶部
专属修谱师
小助手 专属客服
19277678896
修谱咨询 印谱服务
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科技园总部一号楼
百家有谱软件下载 PC客户端下载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

{{ areaCode }}
  • {{ item.label }}{{ item.value }}
{{ 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