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氏百科

「接」氏百科
姓氏
拼音
人口
排名第9999位。
点赞
浏览

手机APP查阅

微信扫码查阅

目录
姓氏起源
姓氏始祖
接子
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公族接子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在典籍《康熙字典》中也记载:“接,姓。<史记·孟子荀卿传>: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接子的具体情况史载不详,约为田齐宣王田辟疆执政时期之人,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齐国在“田代姜齐”之后,第三位君主田齐桓公田午执政时期(公元前374~前357年在位),曾创建了著名的“稷下学宫”,广泛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齐国因此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到了其孙齐宣王田辟疆执政后(公元前320~前302年),稷下学宫的规模达到鼎盛时期。接子,实名姜接,就是齐国稷下学宫里的一位大学者,与宋衍、尹文、田骈、环渊等人皆以精通黄老道德之术闻名当时。“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在接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接氏,世代相传。 至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朝堂之下有一位臣子名叫接昕,就是接子的后代。接昕以学识渊博著称,亦被人称为“接子”。传说,大汉王朝从刘彻起才正式使用皇帝年号,那就是由接昕的奏议引出的。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元年”,从此,历朝历代帝王国君皆使用自己的年号。
姓氏名人
全部 作家 官员 诗人 明星
人口分布
姓氏堂号
姓氏字辈
姓氏祠堂
张家宗祠 (多人)
12717
326
公祖聚元 (多人)
131
273
裕丰五公 (多人)
480
191
亚胜公祠 (多人)
277
158
鍾氏总祠 (多人)
2
154
123 (多人)
1
138
雲程公祠 (多人)
39
115
徐氏宗祠 (多人)
55
114
姓氏来源
电话咨询 电话
回到顶部 顶部
专属修谱师
小助手 专属客服
19277678896
修谱咨询 印谱服务
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科技园总部一号楼
百家有谱软件下载 PC客户端下载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

{{ areaCode }}
  • {{ item.label }}{{ item.value }}
{{ text }}